在日常生活中,法律与我们的关系密不可分,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到成长、工作、结婚生子,直到老年,法律始终如影随形,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仅能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预防不必要的纠纷,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生效,包括:
1、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的内心意图与其所表示出来的内容一致。
2、行为能力:指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不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即行为内容合法且符合道德规范。
4、形式要求:某些法律行为还要求采取特定的形式,如书面形式、登记等。
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合同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使合同有效并避免纠纷,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合同目的、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减少后续可能出现的争议。
2、审查对方资质:对于公司来说,要确保对方营业执照真实有效;个人则需核实身份信息。
3、注意合同文本内容:仔细阅读合同每一条款,特别是关于付款、交货时间的规定,如有疑问,应立即提出修改。
4、采用书面形式:尽管我国《民法典》允许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为了避免发生纠纷难以举证,建议尽量使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5、保留相关证据: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好双方沟通记录、发货单据等文件资料,一旦产生纠纷,这些都将成为有力证据。
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常识
婚姻是人生大事,涉及到诸多权利义务关系,了解以下相关知识,有助于维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1、结婚条件:男女双方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均无配偶;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2、离婚程序: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直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若无法达成协议,则需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3、财产分割原则:原则上按照共同共有处理,但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对于个人特有财产(如婚前财产)不予分割。
4、抚养权归属:离婚后,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情况下,两岁以下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更为适宜;超过两岁,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消费维权须知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多项权利,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这是最简便快捷的方式,适用于争议较小的情形。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组织调解:如果双方协商未果,可以寻求第三方介入协调。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其依法调查处理。
4、提起仲裁或诉讼:当其他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消费者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裁决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作出了严格规定,用户自身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1、谨慎授权:安装应用软件时,仔细查看所需权限,对于非必要权限予以拒绝。
2、定期清理:定期检查账号设置,取消不再使用的第三方授权登录。
3、加强防护措施:设置复杂密码,开启二次验证功能,以防被盗用。
4、举报侵权行为: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或利用时,及时向网警报案,并固定证据以便日后维权。
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增强法制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