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条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丽粉 法律资讯 2024-11-07 207 0

在当今社会,劳动关系是维系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纽带,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双方和谐发展,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本文将详细解读《劳动合同法条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部法律,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合同法》的核心原则包括:

1、合法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平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基于双方平等协商,自愿达成一致。

4、诚实信用原则:劳动合同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劳动合同的订立

1、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

2、试用期规定:试用期的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当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1、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

2、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劳动合同法条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劳动者死亡,或者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经济补偿与赔偿

1、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条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2、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法律责任

1、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员工小李在试用期内被公司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小李认为公司没有充分的理由,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调查发现,公司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小李不符合录用条件,最终裁决公司支付小李经济补偿金。

案例二:某企业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企业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被裁员工,也未支付额外的一个月工资,被裁员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监察大队调查后责令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处以罚款。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了解和掌握《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仅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用人单位规范管理,避免法律风险,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合同法》,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丽粉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