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制度的认识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医疗保障制度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持续提高,医疗费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1. 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全国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完善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降低个人自付比例。优化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发展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增加保险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完善个人税优型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扩大税收优惠范围,提高参保积极性。

3. 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统筹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逐步覆盖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需求。探索以医疗保险为基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4.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挥其对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带动作用。
5.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药品采购等关键领域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公立医院积极探索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新模式,发挥在医疗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6.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健全医疗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完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加强医疗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维护医患关系和谐。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7. 健全医疗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医疗保障法立法进程,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法规制度,健全医疗保障政策协调机制。
8. 提升医疗保障治理能力。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强化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推进医保经办服务智能化,提高服务效率和便利性。加强医保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9.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配合,实现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发挥国家医保局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改革合力。
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完善医疗保障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目标提供有力保障。